5月29日,记者报道了在湖北借读高考生黄玥(化名)返回户籍所在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高考被拒事件后,黄玥家人与内蒙古教育厅交涉,最终,内蒙古教育厅允许黄玥回到学籍所在地乌拉特中旗第一中学高考。
针对向呼和浩特新城区法院递交的行政起诉状,6月12日,考生黄玥的父亲表示,孩子户籍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学籍在乌拉特中旗第一中学,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理应在乌拉特中旗参加考试,既然孩子已在乌拉特中旗参加高考,现在讨论意义不大。因为起诉时已临近高考,没想到最后出现了转机。我们5月27日向法院交了立案材料,5月30日,内蒙古教育厅联系到我们,表示将克服困难为孩子开一次绿色通道,确保孩子顺利参加高考。
代理律师塔拉介绍,事实上,新城区法院没有正式立案,只接收了行政诉状,后与内蒙古教育厅做了沟通,就为黄玥发放了准考证。
据了解,2014年6月11日,黄玥的父亲将一封《关于取消户籍和教育挂钩的建议信》寄给了教育部及内蒙古教育厅,该建议信首先是感谢内蒙古教育厅给了黄玥一个参加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机会,其次是作为父母,希望教育部尽快出台统一的法律法规,以进一步规范异地高考,落实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制度,允许随迁人员子女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参加高考。保障更多的外来务工子女平等享有高考的权利,保障他们的平等受教育权,让张玥不再是一个个案。
建议信中提到,受教育权本是公民享有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法律并未规定公民接受教育需要按区分户籍来不同对待。
黄玥的父亲说,这仅仅是个案,希望来年的高考政策能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地享有高考的权利。(首席记者 邢占国)